关于评选市级"绿色学校"的通知菏环发[2015]31号 日期:2015-04-27作者: 来源: 法规科 浏览次数:
各县区环保局、教育局,市直中小学校,各有关民办学校:
自2000 年国家、省、市开始创建"绿色学校"以来,越来越多的学校积极踊跃参加,全市创建"绿色学校"工作进展顺利。截至目前,我市已有国家级绿色学校1所、省级绿色学校47所、市级"绿色学校"214所。通过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进一步提高了学校的环境教育水平,丰富和充实了素质教育的形式和内容,增强了师生的环境素质和实践参与能力。市环保局与市教育局拟于2015年联合表彰一批市级"绿色学校"和"绿色学校"优秀教师。今后凡参加评选国家和省级"绿色学校"和"绿色学校"优秀教师,必须在省级和市级"绿色学校"和"绿色学校"优秀教师的评选的基础上逐级推荐。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名额分配
参照国家和省级创建"绿色学校"的方法,市级"绿色学校"可同时获得市级"绿色学校"优秀教师表彰名额一名(具体分配名额附后)。
二、评选程序
市级绿色学校评选分为初评和复评
1、提高认识、加强领导。开展创建"绿色学校"活动,是《全国环境宣传教育行动纲要》明确要求的,各级各单位要高度重视这项工作,加强对市级"绿色学校"推荐工作的组织领导。
2、严格标准、认真组织。推荐工作要严格标准,坚持客观公正、实事求是的原则,确保被推荐的学校真正符合"绿色学校"的标准。各县区要按照名额分配表的数额,审查候选学校名单,确保评选工作顺利进行。
3、请各县区、市直各学校于9月30日前,将"绿色学校"名单及推荐材料报送市级"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设在市环保局政策法规科),表彰领导小组收到材料后将进行认真的考核验收,经考核验收后,对条件合格的学校给予表彰,授予证书和奖牌,并向社会公布。对不合格的学校,取消名额,不再增补。
附:1、2015年市级"绿色学校"名额分配表;
2、菏泽市创建市级"绿色学校"评比标准(小学、初中);
3、2015年市级"绿色学校"表彰推荐表;
4、2015年市级"绿色学校"优秀教师推荐表。
5、2015年市级"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个人推荐表
二〇一五年四月二十七日
附件1
2015年市级"绿色学校"名额分配表
县 区 |
学校名额 |
优秀教师名额 |
牡丹区 |
2 |
2 |
曹 县 |
2 |
2 |
定陶县 |
2 |
2 |
成武县 |
2 |
2 |
单 县 |
2 |
2 |
巨野县 |
2 |
2 |
郓城县 |
2 |
2 |
鄄城县 |
2 |
2 |
东明县 |
2 |
2 |
开发区 |
2 |
2 |
高新区 |
1 |
1 |
合 计 |
21 |
21 |
附件2
菏泽市创建市级"绿色学校"评比标准(小学)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组 织 管 理 |
制度建设 |
4分 |
学校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定期开会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开展环境教育的要求、措施,有总结,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保障。 |
查阅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会议记录、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专项经费。 |
有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每学年定期开会研究部署工作计划(两次以上),有计划、有总结、有经费安排,得4分,每缺一项扣1分。 |
|
环保培训 |
4分 |
校长、教导主任和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含班主任)定期参加市一级环境教育培训;校内也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学习研究。 |
查阅培训证书、校学习计划、记录和照片。 |
各层次人员均能按要求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得2分(缺校长、主任各扣0.5分),80%以上参加得1.5分,70%以上得1分,不足70%得0.5分,校内学习、研究每学年两次以上得2分,一次得1分。 |
|
教学设施 |
4分 |
有单独的环保活动室,有配套的教学设施以及采集大气和水样的环保实验装置。 |
查看活动室。 |
有单独的活动室得2分,有配套教学设施得1分,有环保实验装置得1分。 |
|
组织实施 |
3分 |
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教案评比、教学观摩。 |
查看会议记录、评比结果等。 |
定期研究得1分(每学年至少两次),每年组织一次教案评比、教学观摩各得1分。 |
|
教育过程 |
课堂渗透 |
8分 |
各学科根据环境教育结合点,在各年级进行有效、正确的渗透。 |
查阅语文、自然、思想品德、劳动等各科教学计划和教案,和学生座谈。 |
4门学科渗透得4分,依次类推,没有渗透得0分,渗透好得3分,比较好得2分,一般得1分,3门学科以上渗透加1分。 |
|
专题活动 |
4分 |
各课外活动小组开展环境专题活动,每学期两次以上。 |
查阅小组计划、总结、活动记录。 |
4门学科以上小组活动有环保专题(每学期两次以上)得4分,少1科扣1分。 |
|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教育过程 |
专题活动 |
3分 |
校内有专门的环保活动小组,有计划措施,有正常活动。 |
查阅小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 |
有小组,有计划、措施,有正常活动(每学期7次以上)得3分,缺1项扣1分。 |
|
4分 |
每年有两次以上少先队活动能结合环境教育来开展。 |
查阅活动计划、总结、记录。 |
有两次以上得4分,一次得2分。 |
|
班会课 |
2分 |
每学期各班班会课有互动式环境教育专题课。 |
查阅班主任工作计划、互动式教案、记录。 |
有计划、教案得2分,缺1项扣1分。 |
|
组织活动 |
3分 |
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环保活动,如征文、书画影展、知识竞赛等。 |
查阅校学习计划、有关资料。 |
每学年有其中1项活动得3分。 |
|
教育检验 |
3分 |
学校在学期、学年考核中,各科有一定比例的环境教育内容。 |
查阅考试试卷。 |
3门学科以上有的得3分,少1科扣1分。 |
|
教育氛围 |
6分 |
图书室、阅览室订有环保内容的书刊,有固定的宣传标语、宣传栏、广播站有专题环境教育内容。 |
查阅有关资料、照片、书柜等,巡视校园。 |
各类都有且每年开展环境教育专题内容,两次以上得6分,缺1项扣2分。 |
|
环保行为 |
宣传活动 |
3分 |
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臭氧日、生物多样性日等,在校内、社会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
查阅有关资料、照片、书柜等,巡视校园。 |
每年有3项以上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参与率50%以上)得3分,缺1项扣1分,没有的0分。 |
|
珍惜资源 |
3分 |
每学年均要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节约、回收资源活动;所获资金用于学校或社会的环境宣传教育。 |
查阅活动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及有关资料,与师生座谈。 |
每年坚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得1分,每年开展节约、回收资源活动得1分,回收资源所得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得3分。 |
|
环保监督 |
3分 |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活动(每学年两次以上)。 |
查阅活动计划、记录,与学生座谈。 |
每学年有两次以上活动的得3分,只有一次得1.5分。 |
|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环保行为 |
家庭教育 |
4分 |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学生定期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共同开展家庭绿色行动和绿色消费活动。 |
查阅有关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等,与师生座谈。 |
建立网络得1分,定期向家长宣传得1分,开展家庭绿色消费得2分。 |
|
环境建设 |
校园美化 绿 化 |
4分 |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 |
巡视校园。 |
美化差、布局不合理扣1分,绿化覆盖率每下降2分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
|
卫生状况 |
3分 |
校园整洁,厕所干净,合乎卫生防疫标准。 |
巡视校园、厕所。 |
每发现一个卫生死角扣1分,扣完为止。 |
|
污染控制 |
4分 |
学校自身污染能得到控制。 |
查看下水沟、烟囱、垃圾池、校办工厂。 |
发现一处污染现象扣1分,扣完为止。 |
|
教育效果 |
环境意识 行 为 |
3分 |
校领导、各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环境意识、环保知识掌握情况。 |
各层次多人问卷测试(另设计)。 |
平均得分85分以上得3分,每低2分扣0.5分,扣完为止。 |
|
3分 |
小学生环境意识、环保知识掌握情况 |
小学生环境意识调查。 |
平均得分85分以上得3分,每低2分扣0.5分,扣完为止。 |
|
4分 |
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自觉节约、回收资源。 |
巡视校园,与师生、家长座谈。 |
全做到得4分,缺1项扣1分,扣完为止。 |
|
实践效果 |
5分 |
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本辖区环境问题有所解决,被有关部门采纳了环保建议,学校所在社区周围环境清洁优美。 |
与社区有关人员座谈,查看有关计划、总结。 |
解决一个环境问题得2分,采纳一个环保建议得1分,对社区周围环境做出突出贡献得2分。 |
|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教学成果 |
环境教育 先进单位 |
2分 |
学校在评定年限内获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 |
查看获奖证书。 |
获市级以上奖励得2分。 |
|
环境教育 先进个人 |
2分 |
教师在评定年限内获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
查看获奖证书。 |
获市级以上奖励得2分。 |
|
教育奖项 |
2分 |
教师论文在评定年限内获国家级以上教育奖项或在国家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 |
查看获奖证书或刊物。 |
获国家级以上奖励或在国家级以上报刊发表得2分。 |
|
环境作品 |
3分 |
学生环境作品在评定年限内获省级三等奖以上。 |
查看获奖证书。 |
参加并获团体奖得1分,每1人次获奖得0.5分,本项最高3分。 |
|
环境征文 |
2分 |
学生在省级以上环境征文等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 |
查看获奖证书。 |
每1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得0.5分,本项最高2分。 |
|
学生作品 |
2分 |
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 |
查看报刊。 |
每1人次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得0.5分,本项最高2分。 |
|
菏泽市创建市级"绿色学校"评比标准(中学)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组 织 管 理 |
制度建设 |
4分 |
学校成立环境教育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定期开会研究部署环境教育工作,学校工作计划中有开展环境教育的要求、措施,有总结,有环境教育专项经费保障。 |
查阅领导小组成立文件、会议记录、学校工作计划、工作总结、专项经费。 |
有领导小组,校长任组长,每学年定期开会研究部署工作计划(两次以上),有计划、有总结、有经费安排,得4分,每缺一项扣1分。 |
|
环保培训 |
4分 |
校长、教导主任和从事环境教育的教师(含班主任)定期参加市一级环境教育培训;校内也积极组织开展环境教育学习研究。 |
查阅培训证书、校学习计划、记录和照片。 |
各层次人员均能按要求参加环境教育培训得2分(缺校长、主任各扣0.5分),80%以上参加得1.5分,70%以上得1分,不足70%得0.5分,校内学习、研究每学年两次以上得2分,一次得1分。 |
|
教学设施 |
4分 |
有单独的环保活动室,有配套的教学设施以及采集大气和水样的环保实验装置。 |
查看活动室。 |
有单独的活动室得2分,有配套教学设施得1分,有环保实验装置得1分。 |
|
组织实施 |
3分 |
定期研究、检查环境教育工作,组织教案评比、教学观摩。 |
查看会议记录、评比结果等。 |
定期研究得1分(每学年至少两次),每年组织一次教案评比、教学观摩各得1分。 |
|
教育过程 |
课堂渗透 |
10分 |
各学科根据环境教育结合点,在各年级进行有效、正确的渗透。 |
查阅语文、物理、化学、生物、地理、历史等各科教学计划和教案,和学生座谈。 |
6门学科渗透得6分,依次类推,没有渗透得0分,渗透好得3分,比较好得2分,一般得1分,7门学科以上渗透加1分。 |
|
专题活动 |
4分 |
开设环境教育专题讲座。 |
查阅有关资料、教案,与学生座谈。 |
专题讲座有资料、有课时、有专门教师,每学期两次以上得4分。 |
|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教 育 过 程 |
专题活动 |
3分 |
各课外活动小组开展环保专题活动,每学期两次以上。 |
查阅小组活动计划、总结、活动记录。 |
6门学科以上小组活动有环保专题(每学期两次以上)得3分,少1科扣0.5分。 |
|
3分 |
校内有专门的环保活动小组,有计划措施,有正常活动。 |
查阅小组活动计划、活动记录。 |
有小组,有计划、措施,有正常活动(每学期7次以上)得3分,缺1项扣1分。 |
|
2分 |
每年有两次以上团队活动能结合环境教育来开展。 |
查阅活动计划、总结、记录。 |
有两次以上得2分,一次得1分。 |
|
班会课 |
2分 |
每学期各班班会课有互动式环境教育专题课。 |
查阅班主任工作计划、互动式教案、记录。 |
有计划、教案得2分,缺1项扣1分。 |
|
组织活动 |
2分 |
每学年至少开展一次环保活动,如演讲、征文、书画影展、知识竞赛等。 |
查阅校学习计划、有关资料。 |
每学年有其中1项活动得2分。 |
|
教育检验 |
3分 |
学校在学期、学年考核中,各科有一定比例的环境教育内容。 |
查阅考试试卷。 |
6门学科以上有的得3分,少1科扣0.5分。 |
|
教育氛围 |
3分 |
图书室、阅览室订有环保内容的书刊,有固定的宣传标语、宣传栏、广播站有专题环境教育内容。 |
查阅有关资料、照片、书柜等,巡视校园。 |
各类都有且每年开展环境教育专题内容,两次以上得3分,缺1项扣1分。 |
|
环保行为 |
宣传活动 |
4分 |
利用植树节、世界环境日、地球日、臭氧日、生物多样性日等,在校内、社会有大型宣传教育活动。 |
查阅有关资料、照片、书柜等,巡视校园。 |
每年有4项以上大型宣传教育活动(学习参与率95%以上)得4分,缺1项扣1分,没有的0分。 |
|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环保行为 |
珍惜资源 |
4分 |
每学年均要组织学生开展垃圾分类收集,节约、回收资源活动;所获资金用于学校或社会的环境宣传教育。 |
查阅活动计划、总结、活动记录及有关资料,与师生座谈。 |
每年坚持开展垃圾分类收集得1分,每年开展节约、回收资源活动得1分,回收资源所得资金用于环境宣传教育得4分。 |
|
环保监督 |
3分 |
组织学生积极参与面向社会的环境监督活动(每学年两次以上)。 |
查阅活动计划、记录,与学生座谈。 |
每学年有两次以上活动的得3分,只有一次得1.5分。 |
|
家庭教育 |
4分 |
建立学校、家庭、社区环境教育网络,学生定期向家长宣传环保知识,共同开展家庭绿色行动和绿色消费活动。 |
查阅有关计划、总结、活动记录等,与师生座谈。 |
建立网络得1分,定期向家长宣传得1分,开展家庭绿色消费得2分。 |
|
环 境 建 设 |
校园美化、绿化 |
4分 |
校园布局合理,环境优美,可绿化地均能得到绿化。 |
巡视校园。 |
美化差、布局不合理扣1分,绿化覆盖率每下降2分百分点扣1分,扣完为止。 |
|
卫生状况 |
3分 |
校园整洁,厕所干净,食堂卫生洁净,合乎卫生防疫标准。 |
巡视校园、食堂、厕所。 |
每发现一个卫生死角扣1分,扣完为止。 |
|
污染控制 |
4分 |
学校自身污染能得到控制。 |
查看下水沟、烟囱、垃圾池、校办工厂、实验室。 |
发现一处污染现象扣1分,扣完为止。 |
|
生物园 |
3分 |
生物园建设,既为教学提供服务,又美化、绿化校园。 |
巡视生物园。 |
生物园建设完整并在教学中发挥较好作用得3分,一般得1.5分,没有得0分。 |
|
教育效果 |
环境意识行为 |
3分 |
校领导、各任课教师及班主任环境意识、环保知识掌握情况。 |
各层次多人问卷测试(另设计)。 |
平均得分85分以上得3分,每低2分扣0.5分,扣完为止。 |
|
3分 |
小学生环境意识、环保知识掌握情况 |
中学生环境意识调查。 |
平均得分85分以上得3分,每低2分扣0.5分,扣完为止。 |
|
3分 |
学生不吸烟、不随地吐痰,不乱扔垃圾,不高声喧哗,自觉节约、回收资源。 |
巡视校园,与师生、家长座谈。 |
全做到得3分,缺1项扣1分,扣完为止。 |
|
项 目 |
分 数 |
标 准 |
信 息 来 源 |
评 价 |
评 分 |
教育效果 |
实践效果 |
5分 |
学校开展的社会实践活动,促使本辖区环境问题有所解决,被有关部门采纳了环保建议,学校所在社区周围环境清洁优美。 |
与社区有关人员座谈,查看有关计划、总结。 |
解决一个环境问题得2分,采纳一个环保建议得1分,对社区周围环境做出突出贡献得2分。 |
|
教学成果 |
环境教育先进单位 |
1分 |
学校在评定年限内获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单位。 |
查看获奖证书。 |
获市级以上奖励得1分。 |
|
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
1分 |
教师在评定年限内获市级以上环境教育先进个人。 |
查看获奖证书。 |
获市级以上奖励得1分。 |
|
教育奖项 |
1分 |
教师论文在评定年限内获国家级以上教育奖项或在国家级以上专业报刊发表。 |
查看获奖证书或刊物。 |
获国家级以上奖励或在国家级以上报刊发表得1分。 |
|
环境作品 |
3分 |
学生环境作品在评定年限内获省级三等奖以上。 |
查看获奖证书。 |
参加并获团体奖得1分,每1人次获奖得0.5分,本项最高3分。 |
|
环境征文 |
2分 |
学生在省级以上环境征文等竞赛中获三等奖以上。 |
查看获奖证书。 |
每1人次获省级以上奖励得0.5分,本项最高2分。 |
|
学生作品 |
1分 |
学生在省级以上报刊发表文章。 |
查看报刊。 |
每1人次在省级报刊上发表文章得0.5分,本项最高1分。 |
|
附件3:
2015年市级"绿色学校"表彰推荐表
统一编号(由全市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填写) |
|
学校全名 |
|
地 址 |
|
邮 编 |
|
校 长 |
姓名: |
|
联系电话 |
|
性别: |
|
传 真 |
|
年龄: |
|
电子信箱 |
|
联系人 |
姓名: |
|
联系电话 |
|
职务: |
|
传 真 |
|
性别: |
|
电子信箱 |
|
创建 绿色 学校 自评 报告 |
|
|
|
|
|
|
|
|
县区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名) 电话: 传真: 日期 |
县区环保行政部门意见 公章 负责人(签名) 电话: 传真: 日期 |
县区负责机构对该所学校的评语(包括成绩和不足两个方面) |
县区级绿色学校验收时间: 年 月 日 县区级绿色学校命名时间: 年 月 日 区级(命名时间、地点、命名单位、命名文件及文件号) |
备注: |
附件4
2015年市级"绿色学校"优秀教师推荐表
姓 名 |
|
民 族 |
|
照片 一寸免冠 |
出生日期 |
|
性 别 |
|
工作单位 |
|
通讯地址 |
|
邮 编 |
|
学 历 |
|
电 话 |
|
环境教育工作业绩介绍: 附相关图片、音像资料、新闻报道和论文(根据情况可选择) |
学校推荐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名: 电话: |
县区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名: 电话: |
县区级环保行政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签名: 电话: |
市级"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意见: |
备注: |
|
|
|
|
|
|
附件5:
全市"绿色学校"创建工作先进个人推荐表
姓 名 |
|
民 族 |
|
照 片 (一寸免冠) |
年 龄 |
|
性 别 |
|
工作单位 |
|
通讯地址 |
|
邮编 |
|
学 历 |
|
电 话 |
|
"绿色学校"创建工作主要业绩: |
县级教育行政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 电话: |
县级环保行政部门意见: 公章 年 月 日 负责人: 电话: |
全市"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意见 |
备注 |
|
|
|
|
|
|
填表说明:
1、创建绿色学校自评报告应包括以下几项内容:
(1)学校简介;
(2)学校目前开展环境教育的现状;
(3)学校目前环境现状;
(4)评选为区级绿色学校以来的主要工作情况。
2、推荐表上报全市"绿色学校"表彰领导小组办公室一式三份,县区级负责机构另留二份存档。
3、推荐表格一律要求打印稿,纸张不够可以另附页,字号小四号字,一倍行距,页边距上下2.5cm,左右3cm,自评报告正文不要超过5页。文字简炼准确。
|